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81章 胡适对十教授“宣言”的批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1935年1月10日,王新命、萨孟武、何炳松等十位教授发表了《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宣言》。十教授宣言分为三个部分,即“没有了中国”、“一个总清算”、“我们怎么办”。

在“没有了中国”这部分中,作者们开宗明义地指出:“在文化的领域中,我们看不见中国了。”意思是说,中国五千年来所积淀形成的价值信仰和文化生态已经呈现整体性、根本性的坍塌与崩溃,中国人已经不是由自己的历史传统文化提供的精神世界和意义世界所维护调护涵育的中国人了。作者们认为“钻进古人的坟墓”的人(指复古派)和“抱着欧美传教士的脚”的人(指西化派)寻找中国文化出路的结果已然证明同样是失败的失望的,而且使中国人更苦闷更迷惘。因此中国之局势仍然是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但“中国在文化的领域中是消失了”,因为中国已经失去了自己在政治形态、社会组织和思想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特征。所以,“从文化的领域去展望,现代世界里面固然已经没有了中国,中国的领土里面也几乎已经没有了中国人。”而要使中国人成为中国人,就必须从事“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必须用批评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检阅过去的中国,把握现在的中国,建设将来的中国。”

在“一个总清算”这部分中,作者们对中国文化的历史行程和现实境况做了一个大体概观与评价,认为中国文化在汉代以后就因循守旧、停顿不前了。直到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的巨舰大炮才使中国人觉醒,并先后出现了曾国藩、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运动”以及孙中山的“革命运动”。作者们认为,“洋务运动”纯粹是对西方的技艺模仿,“维新运动”纯粹是对西方的政治抄袭,都是“中体西用”理论的见解与实行,是对中国皮毛的、改良的方法。只有孙中山主张对中国进行彻底的改造,并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新觉醒的中国人的努力下取得政治改造的成功,使国家有机会进行政治经济方面的重建。但在文化建设上中国人却还是一片茫然无所举措。复古派的错误在于忽视了历史不能重演也不需要重演;西化派(含模仿英美派即自由主义派、模仿德意派即法西斯主义派、模仿苏俄派即社会主义派)的错误在于忽视了中国问题的特殊性。作者们还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已经成为各种主义思潮表演的舞台与拼杀的战场,而其背后却是都有国际文化侵略势力的魔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ifeiyanqing.com

(>人<;)